今年,内江首批475名藏区“9+3”学生毕业。内江市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构建了政策完善、责任明确、组织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9+3”学生就业促进工作格局。截至4月底,475名学生,已经实现就业317人。
组织各类活动 提高就业能力
在南京巨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泽里班召与一同前往的同学们将培训三个月,成为技术员或者基层管理者。 “基本工资1140元,加上绩效工资和加班费等,有两千多元。”对于这样的薪资,泽里班召表示满意。
两年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泽里班召成为了学校文艺方面的活跃分子,组织舞蹈社团、加入诗歌朗诵组、参加主持人比赛……不仅如此,他还被培养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泽里班召永远记得2009年9月17日,他与228名甘孜州学生来到内江第一职业中学。他们不仅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内江全市各级各部门也积极行动,发动广大干部职工,也给予他们真诚关心和热诚帮助;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汇演,让学生们在展现自己的同时,加强与内地学生之间的交流;组织他们参观工业园区和企业生产车间,并开展就业培训。
两年来,“9+3”学生在行为习惯、文化水平、技能获得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变化。
积累工作经验 回乡建设发展
“在就业初期,我们曾对学生就业去向和就业期望值进行摸底调查。”内江市教育局职业成人教育科科长郭宗勋介绍,“摸底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职业规划。”
与省外就业的泽里班召不一样,学习汽修专业的康定藏族小伙杨洪选择了在内江本地就业。4月15日,学校举办的校企双选会上,杨洪所在的班级51名同学全部与10多家汽配企业签约。
“每天上班8个小时,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已经上班半个月的杨洪对于自己的未来前景这样规划:“用三年的时间在内江汽修行业积累经验,然后回家乡发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家乡有所变化。”
(来源:四川日报 )
北京瑞宏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7842号 电话:010-67157821 传真:010-87758332 Copyright@2010-2011 http://www.dianzidz.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