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通知公告各地信息中心动态政策法规行业资讯网上报名考试站点成绩查询在线留言
宁波市努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可服务能力

近年来,宁波市以改革创新为主题,以统筹调整为主线,抓住“破、立、提”三个关键,努力打造特色学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

一、破-重构学校布点,理顺管理体系,把职业学校做大

< 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宁波市相继制定了《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条例》、《宁波市职工教育条例》和《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构建了“市级统筹、以县为主、行业协同、企业参与、学校自主、社会评价”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2002年以来,各级政府先后共计投入12.95亿元,新建6所总面积近1900亩的县级职教中心,校均规模超过3000人,建成后全部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近五年,市本级财政投入6.6亿元,对经贸学校、外事学校和第二高级技工学校进行迁建、改造。

逐步理顺其他行业、系统办学的管理。把原归口于劳动系统的宁波第二高级技工学校、贸易系统的粮食学校和文化系统的文艺学校归属转为市教育局管理,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学校布点调整。迁建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把原建设中专并入,打造工科为特色、以培养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撤销文艺学校,把艺术类专业并入外事学校,打造外事服务、艺术和学前教育特色;鉴于专业设置陈旧、与产业脱节,撤销粮食学校,教师分流安置。 截止目前,下辖县市区5所独立设置的技工学校中,已有3所划归教育部门管理,基本解决了职校与技校“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统筹了教育和人保两大职业教育办学力量。

<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通过大力度地关、停、并、扩、建、迁,目前全市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由118所调整为41所,全市中职学校生均建筑面积由2006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19.8平方米,校均规模达到2000人以上,从而使各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立-做大骨干专业,打造特色学校,把职业学校做专

宁波于“十五”末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现代化工程。根据“依托产业建专业,建好专业促产业”的宗旨,建成的30个现代化专业,70%以上是直接为宁波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的机电、建筑等制造类专业,形成了“重大工程开工之日,即是相关专业开设之时”的产教互动局面。

2003年,根据宁波石化等5大临港型大工业、汽车零部件等10大优势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等10大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以港兴市、产业立市、科教强市”战略下的人才需求为目标, 依托市现代化专业、省级以上示范专业重点建设了10个设施设备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市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习实训示范基地,每个基地财政给予500万元奖励。十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实现了实习实训设备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提升了为适应区域内相关院校学生强化性技能训练和社会培训的需求,形成了以骨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

< 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2006年,根据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精神,结合浙江省教育厅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的要求,启动宁波市特色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工程。 特色专业学校建设要求专业特色鲜明,特色专业在校生达到在校生总数的3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学校发展与区域块状经济紧密对接。目前已完成首批10所特色专业学校的建设,专业覆盖机电、商贸、建筑等八大产业,市县两级共投入资金7000万用于添置实习实训设备和师资队伍建设。全市中职专业进一步优化、实力进一步加强、品牌进一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全市共挂牌设立宁波经贸学校、宁波旅游学校、宁波机械工程学校、宁波交通工程学校、宁波机电工程学校及宁波建设工程学校等十所特色专业学校。 挂牌后,学校以行业协会为婆家、以经营企业为下家,加大跨区域招生幅度、牵头课改推进。

由此,宁波职业教育在调结构、提内涵的进程中出现了一条特色专业——特色实训基地——特色专业学校的清晰路径。

三、提-延伸教育链条,扩展办学空间,把职业学校做强

通过持续的调整,大类专业集中组合,区域内专业布点数大幅度减少。 与此同时产业分散发展与专业集中布点、百姓就近入学需求与学校特色发展、专业规模扩大与培养层次提升等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只有通过发展来解决。为此,宁波职业教育探索了一条“延伸教育链条、组建专业联盟”的创新之路。

教育链条的概念来源于产业链条,及多个教育环节相互组合、分工协作、分段培养。 为了达到培养适用人才的目标,各类学校以专业为纽带联合在一起,互通资源有无、探索课改模式,多途径、多方向、多层次培养人才,抱团服务地方产业,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区域专业联盟。一是职校跨区域联盟,拓展特色学校办学空间。 如宁波经贸学校药学专业和慈溪职高合作办学,采用“2+1”培养模式,前者负责招生和前两年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后者提供教学计划并负责后一年的专业强化和实训。经过两校的紧密合作,以形成专业品牌,深受企业和学生欢迎,解决了产业分散发展与专业集中布点的矛盾。二是特色学校和技校中高级技能联盟,突破技能瓶颈。宁波从2009年开始,由市教育局牵头,各中职特色专业学校的骨干优势专业与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合作培养5年制高级工班和6年制技师班,从而提升中职教育技能层次、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截止2010年底,辖区内共有3所技工学校、7所中职学校、10个专业进行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近1000人,成为宁波职教改革的一个亮点。三是特色学校中高职衔接联盟,提升培养层次。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余姚职成教中心共建阳明学院,按二级学院进行管理, 依托高职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通过专业培养、高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培养余姚地区紧缺人才,并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技能培训,同时,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模式,逐步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层次与水平。 < /SPAN>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与考试网
  北京瑞宏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7842号
电话:010-67157821 传真:010-87758332
Copyright@2010-2011 http://www.dianzidz.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