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通知公告各地信息中心动态政策法规行业资讯网上报名考试站点成绩查询在线留言
高校工科与职业学校如何实现联动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高校的发展都出现了比较突出的工科衰落现象,以推进技术产品创新、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面临着经济和产业发展不景气带来的挑战,毕业生的分配、教育设备的更新、实验条件的改善等,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引起了许多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

    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势头依旧强劲,所以尽管每年有近200万名工科毕业生要面对就业的压力,但在强劲的高等教育需求面前,这些问题与挑战并不明显。 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的高校工科与中高等职业学校的职能交叉和重叠问题,不仅影响了各自的发展,模糊了各自的培养目标,也在毕业生就业方面造成了冲突与紊乱。

    以往,我国的职业教育多在中等教育的水平上,培养出的人才与高校工科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异。 而在社会不断进步、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不仅中等职业学校在持续提高质量,高职院校也有了大规模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的工科也在关注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等以往中职学生具有较强优势的能力培养。 三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相同点却有所加强。而当这三类学校的毕业生同时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由于待遇、实干精神、直接创造财富等原因,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常常比高校的工科毕业生需求量更大、更有竞争优势。

    从具体的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看,上述三类学校的各自优势和问题也有变化。中高等职业学校在务实的探索和改革中更加趋向“以人为本”、“工作为本”的发展模式, 在知识学习中突出实用性、简约性和因材施教,并将大量的教育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技术创新”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能力;而高校的工科,也开始注意摆脱“纯学术”教育的传统束缚,在社会及行业服务方面进行拓展,并在参与科研、动手制造等方面有所加强。

    由此可见,在这三种虽有层次差别,但相互交叉十分明显的教育之中,是有不少共同点和衔接点需要关注和利用的,只有从积极的方面进行衔接与整合,才能使以往因分级分类形成的冲突、竞争、挑战,通过融合、互补、联合转化为系统性的优势。

    在我国,由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分类管理,所以,尽管其相关联系十分明显,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与协同机制,培养目标的差别也相对模糊。 面对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教育本身的需求,需要在中国教育及中高等人才的培养中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并通过观念转变、制度建设、专业设置、实验探索和政策导向促进其相应的改革和发展。

<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在这三类教育之中,学术研究、理论探索肯定是高校工科的优势,而动手创造、实现技术创新及产品制作是中高等职业学校的长项,在各类人才的层次与序列关系中,他们的互补性应是十分明显的,也是构成各地、各行业合理人才结构的重要来源和支撑。

< 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如果以高校工科为研发的龙头,带动和指导中高职的研究和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又以中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在解决社会与产业中具体操作问题的同时将需要研究突破的困难上传至高校,则在这个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及人才培养的序列中,就有了共同、协调发展的基础与资源。

    为了实现这一设想,不仅需要一些高校及中高等职业学校有这样的意识,还需要我们的管理体制、教育实验推进相关的探索与尝试,更需要各级政府站在社会、产业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高度加以支持和协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很多地区都建立了高投入、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中心,在设备、场地以及综合性、社会性、实用性等方面均可以与高校的工科实验室、实验基地形成互补,如能将二者的优势加以整合、共享与发挥,受益的不仅是中高等职业学校,对高校工科也有诸多的帮助。 特别是在实验产品的成型制作与推广、基本技术人员的培养、科研开发梯队的合理形成等方面,高校工科发展需要解决的不少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这种合作加以解决。

< FONT size=3>    在探索高校工科与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合作共赢模式中,在教学、科研、服务及人才培养方面,都需要做具体的原则规定,明确各自在场地、专业、资源、师资、研发、市场化、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与问题,并对合作方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 经过协商、设计、实验、修正,并参照地方和产业提出的人才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目标,就能较清晰地理出符合各方面利益诉求和发展目标的合作共赢模式。

    在我国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提到了在高中阶段注重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并指出要探索包含职业教育的综合高中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学术性教育体系与职业类教育体系的融合与衔接,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而我们在此提出的职业教育与学术型高校的衔接,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探索价值。而且,根据相关调研,高校与中高等职业学校均有这方面的意识与需求,只是苦于现行的制度、体系仍存在僵化的问题,难以有所作为、有所探讨。因此,需要在政府指导与统筹发展的规划中,关注这一具有创新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从社会、产业、地方以及三类学校和学习者需求的实际出发,摸索出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需要,并具有自身拓展与探索活力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联动、合作与共赢的发展模式。< /SPAN>

    (来源:中国教育报)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与考试网
  北京瑞宏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7842号
电话:010-67157821 传真:010-87758332
Copyright@2010-2011 http://www.dianzidz.org